2019 年是 Kubernetes 继续攻城掠地的一年. 当 2018 年尚未结束时, 社区在讨论和展望 Kubernetes 更广泛的应用; 而到了今天, 社区更加关注 Serverless, 尤其是构建于 Kubernetes 之上的 Serverless 技术.
Serverless 凭借它的灵活性, 不仅为企业节约成本, 还帮助企业轻松应对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的压力, 被认为是云计算发展的未来方向. 不过, 从 AWS Lambda 开始, 衍生出了不计其数的 Serverless 解决方案, 大都以 FAAS 函数计算的形式出现. 尽管使用起来足够简单, 企业落地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:
- 存量应用迁移困难, 必须把应用拆分为一个个函数, 工作量相当的大
- 生态割裂, 没有统一的技术解决方案. 用户面临着 “供应商锁定” 的潜在风险
幸好, 当大家将基础设施都迁移到 Kubernetes 上后, 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: Knative. 它足够灵活, 可以让企业将存量应用通过普通容器的方式简单迁移, 还可以以函数的形式运行应用. 在 Kuberntes + Knative 的支持下, 企业可以以任何方式搭建无服务器环境: 混合云, 私有云, 甚至跨云.
最近有这样一个调查报告, 能够比较直观的看到企业使用 serverless 的情况和痛点: 2019 年 Serverless 应用报告:三分之二的落地实践都成功了?
Kubesphere 是构建于 Kubernetes 之上的企业级容器平台, 我想, 如果 Kubesphere 能够帮助企业构建自己的无服务器环境, 一定能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. 同时, 参考结合 Kubesphere 未来的发展规划: 后续版本还将提供和支持多集群管理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更为复杂的业务场景, 相信会有更多的玩法.
Design doc: serverless-design-proposal
Roadmap:
- 通过 Kubesphere Console 管理 Knative serving 负载(ksvc, configuration, revision, route…); [WIP]
- 将 Knative monitoring 接入到 Kubesphere 监控体系中;
- 通过 Kubesphere Console 定义, 接入和管理 Knative eventing 事件;
- 结合 CICD, 服务治理和通知告警, 实现无服务器 Devops 的完整闭环;
不仅如此, 我们还可以探讨将 Stateful Functions 构建在 Kubesphere 上的可能性.
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🤣